配资炒股入门知识
热搜第一!
没想到一只儿童电话手表,竟然能在网上掀起了巨大波澜,让很多网友直呼看完受不了。
其实事情的始末并不复杂:
7月1日,广东的卢女士一家人乘坐高铁从太原抵达山西大同。
列车上,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了干净的纸质垃圾袋里玩耍,结果下车的时候不慎将手表遗忘在了纸袋中。
第二天他们意识到手表弄丢了之后,发现手表的定位还在大同南站。
卢女士一开始拨通了大同南站派出所的电话,但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复。
于是她又立即拨打了12345市政求助电话,经过几轮电话的追踪后,确定手表已经随垃圾进入中转站挤压箱。
为尽快找回失物,物业公司紧急将垃圾转运至垃圾焚烧发电场空地,开始帮她寻找手表。
垃圾整整有8吨,要在这8吨垃圾中,如大海捞针一般找到一个电话手表,何其艰难?
可是卢女士不管,她一心只想要那个心心念念的电话手表。
所以,这个艰巨的任务,落到了两个可怜的环卫工人身上。
那天,大同夏季天气很热,室内温度都高达35℃,整个人就算站着都能淌出一身汗,何况是在这种臭气轰天的高温下翻垃圾?
而那两名环卫工人,就是在这样的气温下,在堆积如山的臭垃圾堆中,去为她寻找那宝贵的儿童电话手表。
整整8吨的垃圾,高温下苦苦鏖战数个小时,这才最终将电话手表找到。
而这件“暖心”的事情,被当地媒体当做“光辉形象故事”报道,去凸显他们的城市温度和高效服务机制。
但他们万万没想到,这份报道却翻车了,遭到了网友的大量吐槽。
就……怎么说呢?
可能当地媒体以为泼天的富贵要来了,结果一打开评论,天塌了。
大家愤怒点是:
第一:都已经是成年人了,自己的错误还要别人买单,还要可怜的环卫工人给你擦屁股。
如果要找的是人工耳蜗,是一支救命的药,这么找我们都无话可说。
可是,一个电话手表,价格在几百到一千之间,两个环卫工人找了数个小时,加上调垃圾车、用场地这些费用,加起来远远超过1000块。
从经济价值上来说,这么找,到底值不值得?
更重要的是,你打了那么多电话,发动了这么多个部门为你去找这个“金贵”的电话手表,那对你们来说就是很重要的东西,很重要的东西为什么不好好保管?
第二:当地政府和媒体在报道完这个“暖心”的事迹后,引发了巨大舆论,他们回应说:
只要老百姓有需要,我们就做。
好好好,这次是电话手表,下次如果是蓝牙耳机呢?是不是也要环卫工人翻几吨垃圾去找回?
长此以往,环卫工人还要不要休息?他们的休息时间就不是时间?他们的汗水就不是汗水吗?
更重要的是,要环卫工人在高温下辛苦了数个小时,没有听到说有给加班费,也没有听到有额外的报酬。
那我不得不问一下:凭什么呢?
就凭他们是老实人,好欺负?
整个事件,说白了就是领导得到了相应的“暖心”事迹,卢女士得到了她“金贵”的电话手表。
而这一切“美好”都是建立在环卫工人高温下数个小时的艰辛和劳累之上的。
而更让人无语凝噎的是,在后续的“暖心”报道篇幅中,两个环卫工人既没有披露他们的姓名、年龄,也没有写对他们有什么保障和补偿措施,这两个人被完全“工具化”。
卢女士的心是不是暖的我不知道,但至少两个环卫工人的心一定是寒的。
其实网友们真正不满的点,不在于环卫工人在高温下劳作,不在于他们去找了这两个电话手表。
而在于所谓的“温情”,是牺牲底层劳动者的尊严去换取的。
真正的城市温度不在8吨垃圾中找到手表,而在为环卫工配齐的防割手套和足额补贴中。
我想到了前段时间海口发生的一起类似事件。
一名女子误丢了一枚金戒指。
她一遍又一遍地拨打12345政府热线,大吵大闹着一定要求他们帮自己找回。
市政接线员没办法,只能把这份压力转移到城管局。
于是,城管局指派环卫工人在高温下翻找。
几个年迈的环卫工人,顶着海南毒辣的烈日,在6吨垃圾中,苦战数个小时,终于找回了那一枚小小的金戒指。
看着一名工人在烈日下,捏着那一枚小小的金戒指,浑身的汗淌下来却依然浑然未觉,那一刻,很多人的内心不是滋味。
失主站在空调房里打电话,示意不找回来她不会罢休;
领导们在电话那头指挥着,要求绝对不能抹黑城市形象;
最后,所有的压力都压到了恶臭垃圾堆上可怜的环卫工人。
毫无例外,这个事迹最后也是一个“完美结局”。
失主欢天喜地用3个西瓜表示感谢,当地媒体把它当成“暖心”新闻发布。
最后,环卫工人被隐身了,环卫工人的保障和补贴也隐身了。
所以,这也是很多网友反感牺牲底层劳动者去换取虚假温情的原因。
还记得之前看过的一个新闻。
为了拍宣传视频,一个面馆的师傅被逼凌晨三点起来揉面,就为了让镜头里呈现出“热气腾腾”的效果。
师傅累得直打哈欠,但导演还在旁边大声呵斥:再笑得开心点!
好不容易拍完了,那些摄制组拍拍屁股走人,而面馆师傅,还要拖着疲惫的身子开始一天的辛勤工作。
这些事,其实都是一个路数:
拿底层劳动者的牺牲当垫脚石,眼里只有自己想要的东西,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和付出。
想到一个“奇葩”的新闻。
前段时间,辽宁锦州一个领导在“教”环卫工人们扫垃圾。
她的要求是:
要把横平竖直的砖缝都清扫干净,确保里面没有一点小石子,没有一点灰尘。
这个视频一出来,网上吐槽声一片。
而记者往里深挖才发现,是因为当地正在开展创卫暗访活动。
在此前,有城市还有“公厕里的苍蝇不能超过2只”这种奇葩的要求。
创卫是好事情,但能不能不要把压力都压到底层的环卫工身上?
如果创卫成功了,上面的人会得到赞颂和表扬。
而那些真正干事的环卫工却依旧拿着微薄的薪水干着脏活,或许连加班费都拿不到。
很多“正能量”和“美好温馨”的背后,其实是底层劳动者们的血汗和无奈。
在大同市城管局的领导被网友质疑时,他对着镜头诉说委屈:
我们干啥都被骂!不如让环卫工人只扫大街算了!
这话听着是在说委屈,但细想一下,他们还是不明白网友不满的点在哪里。
“为民服务”的出发点是好的,但环卫工也是人,该有的保障和补偿必须要给足。
合肥市就有规定:环卫工干非常规的活,比如找失物、应急清淤,按平时工资的3倍给加班费,还强制安排体检。
这样实实在在的关心,比事后宣传“暖心”更让人服气。
落到实处的东西,才是真正的感恩和温暖。
说到底,我们真正该提倡的,不是谁能吃苦,而是谁能让别人少吃苦。
多给底层劳动者一些应有的尊重,多给底层劳动者一些说“不” 的权利,这比“暖心新闻” 更重要。
那8吨垃圾里翻出来的表,其实是一面很好的照妖镜。
它照见了虚伪、自私,也照见了底层劳动者的无奈。
如果有一天,当我们的城市不再用“翻找垃圾”来证明“温度”;
当底层劳动者也能有名有姓,也是能被大众熟知的闪光人物。
或许,这一次的垃圾清理,才真正有了意义。
PS.碎片化时代,坚持原创不易,欢迎在文章结尾给我们点一个【赞】+【在看】,你的支持就是继续创作的动力!
识别二维码 ★ 关注桌子
推荐阅读(点击蓝色小字即可):
本文编辑:redision,排版:造梦。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问题请联系后台。
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场的人都可在这里相逢。我是桌子,谢谢你的阅读。
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